锟涵律所·法律研究 | 取保候审的条件:法律允许与法律禁止(下)| 张晓东律师取保候审作为我国的一项刑事强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法律禁止取保候审的情形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二条:“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但犯罪嫌疑人具有本规定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情形的除外。” ■ 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一般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罪犯,刑罚执行完毕以后五年以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故意犯罪的情况。特殊累犯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而被判处刑罚的人,刑罚执行完毕以后任何时间以内再犯上述任一类犯罪的情况。累犯涉嫌屡教不改,对社会有危害,所以不得取保候审。 ■ 犯罪集团人多势众,犯罪时间长,作案次数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严重,犯罪集团的主犯是在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嫌疑人。由于犯罪集团的特殊性,如果允许犯罪集团的主犯取保候审,很有可能会让其与集团内其他未被缉捕的犯罪分子通信,或者实施其他新的犯罪。因此对于犯罪集团的主犯,一般不得办理取保候审。 ■ 自伤自残是严重违反羁押规定的违法行为,也是妨碍侦查、逃避侦查的对抗行为,公安机关对其采取的措施也比较严厉,是不会同意取保候审的。 ■ 暴力犯罪是指以暴力手段来实现犯罪目的的犯罪行为,比如杀人、抢劫、伤害、强奸等犯罪。因为暴力犯罪对被害人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影响比较恶劣,历来是刑法打击的重点,所以暴力犯罪的取保比其他犯罪更难,如果是严重的暴力犯罪,就直接规定不得取保。 ■ 实践中一般认为可能判处3年以上刑期的犯罪就是严重的犯罪,预估刑期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嫌疑人很难申请取保候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具体规定不得取保候审的情形,但是对于以上情形可以直接进行逮捕,因此办理取保候审的可能性也会比较低。 结论: 申请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为了平衡被告人的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确保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和效率性。被告人需满足不构成再犯罪危险、未逃避诉讼的可能和不妨碍案件调查和审判的条件方可申请取保候审。同时,法律禁止某些严重犯罪案件的取保候审申请,以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在实践中,律师和家属应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以确保成功申请取保候审。 本文旨在法规之一般性分析研究或信息分享,不构成对具体法律的分析研究和判断的任何成果,亦不作为对读者提供的任何建议或提供建议的任何基础。作者在此明确声明不对任何依据本文采取的任何作为或不作为承担责任。 |